电池极板的活性材料分别是二氧化铅和多孔金属铅。在长期作用中,电池不断充放电,极板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体积发生变化,反复膨胀收缩,活性物质逐渐变软脱落,尤其是正极板,应视为正常。前期大量活性物质脱落是部分电池的异常现象。其特征是容量降低、温度升高、电解质混浊和大量气体析出。
活性物质脱落的原因有:
1、充电电流过大,时间过长,温度过高,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,过度冲击活性物质。
2.频繁过放电产生大量硫酸铅,过度膨胀降低结合力。
3.电解质的密度低。寒冷季节,电解液结冰,活性物质被冰晶裂解,失去约束力。
4.电解液具有高密度和腐蚀性,活性物质机械强度下降,内部短路等因素。
5.经常过充,活性物质过度氧化疏松,板栅被腐蚀,从而失去承载活性物质的能力。
6、经常高温充电,正极活性物质形成浆料变软,容易脱落。
7.长时间大电流充放电导致极板弯曲,活性物质附着能力差,容易脱落。
8.车辆设备上的蓄电池振动过大,导致脱落。
9.当杂质进入电池时,碱性物质会使负极多孔金属铅膨胀脱落。
10.因为制造质量问题,板栅与活性物质结合不牢固,大量活性物质块状脱落。
解剖电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的现状是:
1.电池底部沉积了大量沉淀物,板栅筋裸露在外。板组两侧有大量铅絮状物,电解液浑浊呈铁蓝色。
2.沉淀物颜色为灰褐色,说明铁、铜杂质较多;沉淀物呈浅蓝色或灰白色,表明电池中的电解液密度较高。
3.沉淀物为糊状,说明电池温升过高;如果是块,说明制造业有先天因素。